立即下载
“不离了,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四川”
2025-04-21 09:22:39 字号:

“法官,你结婚了吗?能处理好我们的纠纷吗?”

“谢谢法官,我来撤诉,下午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四川了。”

这是临湘市人民法院桃林法庭王法官近日调处的一起离婚纠纷,一个星期的时间,原被告双方从首次见到法官的不信任到撤诉时的感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5年4月初,小强(均为化名)拿着自己手写的诉状带着妻子小云来到桃林法庭起诉离婚,同行的还有小强的表哥小威。诉状写得很简单,只说双方性格不合,经常吵架,矛盾逐渐尖锐,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小强和小云结婚期间生有一子,未满六周岁。

王法官把他们引入接待室,递上热茶。一开始,夫妻双方均表示同意离婚,只是小孩抚养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小云表示抚养权可以归小强,但想要将儿子带在身边抚养至成年。小强则因家人都在外省做生意,这次要把儿子一起带去四川。表哥小威作为家属代表在一旁不断地劝离。整个过程中,小强更多的是沉默不语。

王法官从诉状中的“矛盾逐渐尖锐”、原告小强的沉默和双方对孩子的重视中“嗅”到了婚姻弥合的契机,果断要求小威停止发言,在外等候。法官先采用“背对背”调解法,分别向小强和小云了解他们的想法。这对年轻夫妻在四川做生意多年,由于工作繁忙,双方沟通不畅,加上一直和小强父母一同居住,父母干预婚后生活,导致双方矛盾加剧。近日,因两人闹离婚,小强父母甚至提出要把孩子带走,藏起来。

问题明朗了,方向就清晰了。办案法官先是明确家是一种责任,要共同给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接着引导双方说出自己对理想婚姻以及对象的期待,让双方回忆这些年生活中受到的对方的暖心照顾,说出三个对方身上的优点。然后提醒小强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是婚后跟父母一起居住时要做好妻子和父母沟通的“桥梁”,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也提醒小云更多地理解小强的压力和父母的辛劳,遇到问题要多沟通,共同解决;最后严厉批评了小强父母用掩藏、抢夺孩子的行为。

上午十一时至下午十三时,三个小时的“拉锯战”终于让这对年轻夫妻能够心平气和的自行沟通,事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趁着这个时间,王法官找到小威,讲明了父母离婚对小孩的伤害以及小强夫妻多年一起奋斗,有感情基础,希望亲属们“劝和不劝分”。

一个星期后,看到小强来撤诉,办案法官又收获了一份别样的体验和喜悦。

下一步,桃林法庭将进一步创新家事纠纷调解工作法,引入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以语言为杠杆,按照求同存异的思路,既“背对背”缓和气氛,了解争点,又“面对面”坦诚相待,解开心结,在创建枫桥法庭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实质解纷的能力。

来源:临湘市法院

作者:王帷蘅

编辑:李平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