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开展2024年度湖南新闻奖评选工作通知》要求,现推荐我单位《我市首批“水稻数字化种植示范田”喜获丰收》《坦渡镇:“清风小灵通”一响 纪委干部来帮忙》2篇作品参加2024年度湖南新闻奖评选,现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为2025年2月10日至2025年2月14日5个工作日。社会各界可通过拨打07303763505发表评议意见。
临湘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2月10日
https://www.linxiangxw.com/content/646841/55/14091748.html
我市首批“水稻数字化种植示范田”喜获丰收
市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和湖南省产业扶贫合作社,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扶持下,扎实推进数字水稻项目,实现了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到田间有设备、云端有“大脑”,我市的农业面貌正在悄然转变。
出镜记者王荃芷:“这里是兆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数字灌溉的控制室,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的这块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出了我们监测到的空气的湿度、温度以及土壤的温度、湿度,包括风速、风力、风向等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呢,我们的智能系统就能够精准的计算出每一寸水稻它的真正蓄水情况,而我们的工作人员呀,只需要在我们的电脑面前(或手机上)进行远程操控,我们的灌溉系统进行开启与关闭,精准的为每一寸稻田提供恰到好处的水分,实现了一个人在家就能够轻松管理大片稻田的灌溉工作。”
在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850亩数字水稻示范田里,金黄一片,微风拂过,稻浪起伏,多台收割机往来田间,切割、脱粒、粉碎秸秆还田……,种粮大户张兵驹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种粮大户张兵驹:“你看,这就是我们今年种的早稻,产量肯定是在一千斤以上了,我们也是通过数字灌溉,做到了水不浪费,肥不流失,所以这个产量很容易拉上来。”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数字水稻试点项目,出台相关行动实施方案,并提供专项资金配套建设了数字水稻灌溉基地850亩,包括智能给水栓总成72个,平台数据储存、物联网卡流量监测点72个,水位传感器72个,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生产设施设备覆盖水稻耕、种、收、储、加全链条。
种粮大户 张兵驹:“我这一片田一共有850亩,在这个用水的高峰期,每天都要5到6个人要三天才能把这片田灌满,我自从装了这个数字灌溉之后,就是一个人在家里一天就可以全灌满,不光在灌水上节省了人工的成本,而且是把我们这个每亩的单产能提高100到150斤的产量。”
通过该项目实施,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水稻生产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监测,为构建“数字化管理”“产业链服务”“线上化监管”三大应用场景奠定了基础,为我市农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示范。
https://wap.linxiangxw.com/content/646856/61/14581167.html
坦渡镇:“清风小灵通”一响 纪委干部来帮忙
今年来,坦渡镇针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向全镇推出0730-3731710“清风小灵通”民生服务热线,确保群众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
今年11月,坦渡镇长岭社区居民陈洞林通过0730-3431710“清风小灵通”热线联系该镇纪委反映,长岭社区易台山组和邻近的班树岭组共有56户327人,由于地势较高,自来水水压不足,导致用水高峰期时群众无水可用的问题。镇村两级工作人员迅速响应,前往实地调查原因,并研究解决方案,投入6万余元对进组管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增设了增压水泵,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用水难题。
坦渡镇长岭社区居民 陈洞林:“以前三天两头没有水用,特别不方便。经过改建以后,现在水压高了,水也稳定了,打开水龙头就有水用。”
今年,坦渡镇将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服务重点向群众靠近,把“清风小灵通”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渠道,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该镇通过“清风小灵通”热线已推动解决群众具体问题8件,涉及道路除险、路灯安装、水网建设、山塘清淤等多个方面,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坦渡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夏钼:“下一步,我们镇纪委将以水利、交通、食品、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心、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发挥‘清风小灵通’的作用,争做守护群众利益的‘110’,以监督执纪执法的实际成效服务于民、取信于民。”
来源:临湘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临湘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方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linxiangxw.com/content/646946/52/14711025.html
热门评论
打开品质临湘,参与评论